“优才计划”:找到最适合香港的人才

更新时间:2008-01-17 14:33    文章字体大小: | |
内容提要:拟放宽年龄及资格限制,以使“优才计划”更契合香港现实


 

 

近日,有消息称香港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”将公布新的安排,拟放宽年龄及资格限制,以使“优才计划”更契合香港现实,为香港延揽到更多适合的人才。

 

检讨“优才计划”,主动推广以争取更多世界各地人才来港,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连任后首份施政报告的重点之一,也是香港各界有识之士的期许。香港特区政府入境处2006年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,直至2007年底最终获批来港的仅322人,相对每年1000人的配额而言,效果不算太理想,外界多有批评。

 

其实,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,香港政府推出过多个输入人才的计划,有面向世界各地优秀人才的,也有针对内地专门人才的。但从效果上看,似乎一直不温不火,尤其是针对内地人才的计划,有时甚至无疾而终。

 

今天的“优才计划”,条件比之过往已经宽松了许多。回头看,香港引进内地人才的历程可以用“摸着石头过河”来形容,政府在一开始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,如履薄冰,步子迈得小一些,也是情有可原的。毕竟,在香港这样一个地狭人多的小岛上,任何与就业有关的政策,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,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,谨慎一些,并不是坏事。

 

情有可原并非推脱责任的借口。事实上,港府有关部门执行引进人才计划时不乏失误。除了门槛高,手续繁琐等缺点,最被诟病的是推广不力甚至误导受众。就拿2006年推出的“优才计划”来说吧,媒体大肆渲染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郎朗、李云迪、章子怡等名人明星通过“优才计划”赴港,却不知“优才计划”有两套计分制度,分别是“综合计分制”和“成就计分制”。后者主要为具备超凡才能或技术的个别人士而设。而迄今为止通过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”来香港发展的322人中,有280位是通过专业综合计分考核进入香港的,绝大多数是金融会计、技术科技、电信、商业贸易类的普通专业人士。一般媒体喜追逐名人效应是意料之中的事,政府在有意识“纠偏”方面显然做得不够。

 

这一次香港引进人才计划的新安排也不可能一步到位,还必须因应情势的变化适时调整。但调整并不是一味降格以求,最终的立足点,是要为香港找到最适合的人才。

上一篇:香港连续14年被评为最自由经济体系 新加坡第二
下一篇:香港外汇基金去年投资收入达1422亿 破历年纪录

马上预约

免费定制移民方案

全程贴心服务
助您安枕无忧

广州 香港 深圳 北京 温哥华 多伦多 蒙特利尔 澳洲 希腊

广州公司: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西路17号广晟国际大厦14楼

电话:(020)8396—3844 传真:(020)3888—0964

香港公司:中国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25号港威大厦2座17楼

电话:(852)2369—1844 传真:(852)2369—2301

深圳公司:深圳市福田中心区福华一路1号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西翼22楼

电话:(0755)8246—3844 传真:(0755)8246—3664

北京公司: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号环球金融中心西塔20楼

电话:(010)8587—8244 传真:(010)8587—8277

温哥华(北美洲总部)公司: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列治文三号路4000号时代广场六楼#6205-6230

电话:(604)304—8844 传真:(604)304—2844

多伦多公司:57 Hoseyhill Crescent Toronto, ON Canada M1S 2X3

电话:(416)569—9084 传真:(416)754—3009

蒙特利尔公司:14 Du Cygne, Gatineau, Quebec Canada J9A 2Z7

电话:(613)222—3769 传真:(819)772—8886

澳洲公司:Suite 406, Level 1 39 Kingsway Glen Waverley VIC 3150

电话:61-3-96779500 传真:61-3-96212080

希腊公司:Voulis 14, 10563, Syntagma, Athens

电话:+30 2102208688

Copyright © 广州景鸿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粤ICP备08123121号| 粤公境准字[2012]009号 | 粤公境准字[2012]036号 | 京公境准字[2009]0003号
未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| sitemap地图

专家在线